2011年4月27日星期三

拍出絲絹流水的技巧

慢速快門的應用

各位一定曾見過很多攝影作品,將流水、瀑布、海浪等拍攝得如夢似幻,唯美柔順,有如絲絹一般,到底這是怎麼拍攝的呢?運用慢速快門可以將曝光過程中的所有畫面都捕捉下來,絲絹流水就是運用慢速快門的原理所拍攝的特殊效果。


絲絹流水的拍攝技巧

  • 觀察水流的走勢方向決定構圖,如果是拍攝垂直瀑布這種由上而下流動的水勢,那麼我會建議構圖採用直幅會讓畫面更緊湊,如果拍攝的小溪是由左至右在流動,那麼我會建議構圖採用橫幅,如果直幅或橫幅難以決定,不如就各拍一張,事後再選一張滿意之作。
  • 一定要使用腳架,因為要拍出絲絹般的流水,依據筆者經驗,至少快門速度要比1/4秒更慢,在這麼慢的快門速度下,根本無法用手持,因此務必使用腳架。加上拍攝流水的地方通常濕氣重、站立處易滑,或者你根本就是必需腳踩在水中拍攝等,使用腳架可以讓你更安心拍攝。

  • 調整快門為至少比1/4秒更慢,為了增加成功率,以及試著找出自己喜愛的流動感,建議使用包圍拍攝,例如快門 速度2秒時拍一張、4秒時拍一張、6時秒拍一張等,或者乾脆設定好包圍曝光的間隔後,加上自動三連拍,一口氣拍出三張不同的感覺。接著使用小光圈,一方面 捕捉所有的細節,一方面讓快門速度更慢,例如F16,ISO使用100以得到最細緻的質感。
  • 考慮使用偏光鏡。偏光鏡在這裡有二個作用,一個是可以減光,讓快門速度可以更慢,另一個作用是去除雜光及反射,包括水面的反射,讓畫面增豔,因為許多不必要的干擾光都過濾了,但是也有的人認為保留水面的鄰光,可以讓畫面更有生氣,不同的觀點與取捨,就依照個人的喜愛囉!
  • 使用自拍器或快門線。記住,讓相機自己或用快門線按下快門,絕對比用你的手指按下快門更穩定,你絕不會希望整個畫面失敗於按下快門那麼細微的一點震動。

除了上述的技巧之外,拍攝溪流或瀑布時,如果可以在畫面中增加一些點綴,則有畫龍點睛之效,這些點綴可配合當地的特色或時節,例如搭配一些楓葉或花卉入鏡,可以增加一些大自然生命力的感覺,也為整個畫面增添一點鮮豔的色彩。

慢速快門應用 - 旋轉人像和人流照片的拍攝

我們常懼怕慢速快門會導致相片失焦和糢糊,其實換個角度,我們也可以好好利用慢速快門來為相片添加速度感和特別的效果。在人像拍攝中,使用慢速快門能改變相片的時間性,變快或變慢也能有出不同的味道!這次便讓筆者介紹一下如何用慢速快門來拍攝人像吧!

快門先決模式

很多人喜歡使用光圈優先模式來拍攝人像,這次我們就換去快門先決模式,為大家介紹兩種另類人像拍攝吧!
拍攝前先留意以下的小建議:
  • 長時間曝光的慢速快門需要腳架協助
  • 使用快門線比自拍模式更有利於捕捉動作和表情
  • 除了快門先決模式,我們也可以使用手動模式來加強控制
  • 使用低ISO值能降低快門速度
  • 輕微的閃光燈能沖淡陰影和隱定影像

旋轉人像的拍攝技巧

試過拍「旋轉人像」嗎?這是有趣的體驗,不論是自拍或拍人也可以!你可以在遊樂場的轉椅上、家裡的工作椅、或是自已站著轉去拍攝。
看看下面的步驟一起創作吧:
  1. 若情形許可,我們可以放置腳架,緊記調好,位置低點也不要緊;若手持腳架(對,是手持!),緊記保持穩定
  2. 半按鎖定對焦
  3. 光圈可收細至F10至F12,快門設為15/1或更慢,視乎環境而定
  4. 轉動!然後按快門(可以使用自拍計時),也可以不看觀景器來盲拍,或者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!


 你感受到上面的照片裡那轉動的感覺嗎?背景越糢糊表示速度越快。背景那糢糊的動感是帶有方向性的,視乎物件有否穩定地移動,所以使用腳架能確保背景糢糊有一致的方向性。

使用慢快門來捕捉人影

慢快門除了用於表現背景的速度快感外,用於捕捉人影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這張照片中,你發現動與不動的分別嗎?走動中的人會變得糢糊。但同樣的曝光,人走動的方向不同,形成的殘影也有分別。留意下面兩幅圖的人影:



(上) 橫向走動:幾乎看不到人影,殘影為半透明的線狀。
(下) 縱向走動:人的殘影會比較清晰,但邊緣鬆散及糢糊。



拍攝人流照片

還記得其中一個入門的構圖技巧是利用「對比」嗎?
面對繁忙的街道和人流,使用慢速快門來拍攝動態照片使人印象深刻。上圖中繁忙的路人和靜止的主體形成強烈對比
拍攝人流照片有些技巧可以留意:
  • 光圈比拍攝旋轉人像要更小,至小F14或以上
  • 必須使用腳架,因為捕捉人流需曝光一秒以上
  • 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請小心你的腳架有否阻礙途人
  • 使用長焦距鏡頭:有助於壓縮空間和讓行人充滿畫面,而且行人較難發現相機而避開鏡頭
  • 較高地方拍攝有助構圖
  • 通常不需要使用閃光燈,能避免主體曝光過度
  • 拍攝縱向的人流比橫向的有更佳效果
  • 主體盡可能要保持靜止不動

 最後,除了人流以外,車軌也可以當背景。有關漂亮的車軌拍攝

2011年4月26日星期二

野生動物拍攝小技巧

大家能舉例說出香港有哪些瀕危動物嗎?細心留意,香港也有不少地方能看見瀕危動物,最為人熟識的瀕危動物莫過於生活在海洋公園的大熊貓、小熊貓、金剛鸚鵡以及水族館內的蘇眉魚和珊瑚等。除了海洋公園之外,嘉道理農場米埔都可以觀看到瀕危動植物。如果大家想更了解瀕危物種,可以到位於深水埗長沙灣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6樓的「瀕危物種資源中心」。他們展出活生的陸龜、球蟒及龍魚等瀕危動物。該中心逢星期五下午開放予公眾免費參觀,大家不妨到中心一遊。
這些動物不是我們的寵物。換言之,拍攝會有相當的限制:不能近距離接觸。現在讓筆者先分享一般拍攝技巧,然後再針對個別動物類型作出分析。




一般動物拍攝技巧

這些技巧能應用於所有遠距離拍攝動物。由於身處較遠的距離,我們不能控制動物的位置、姿勢、舉動等。請緊記,這是被動的拍攝,我們只能改變自已去配合動物。先留意以下幾個元素:
  1. 使用長焦距鏡頭
    這裡意指為85mm以上的鏡頭。因為我們身處的距離太遠,只能靠長焦距鏡頭彌補不足。若能使用長焦距變焦鏡頭,例如70-200mm或更長焦距的,拍攝可能更方便。
  2. 使用適當的光圈
    當我們使用大光圈時(如F/4以下),因為景深太淺會變得容易走焦,特別是活潑好動的動物尤甚。除非你要拍攝的動物相當靜態,你才可以放心用上大光圈做出 淺景深。話雖如此,筆者又不鼓勵大家全部使用F/8以上的小光圈,因為拍動物跟拍風景不同,適量的淺景深能令主體更突出。而且大光圈能吸收更多光線,令快 門變快,增加拍攝成功的機會。
  3. 使用連拍模式
    我們不能預測動物的舉動,往往錯失了最佳時刻,所以使用連拍模式可加多點保障,甚至可能會帶來驚喜!
  4. 使用單腳架
    單腳架比三腳架更小更方便。因為我們隨時要作出走動,或是身處人群中,腳架能協助相機更穩定。不過並不是所有情況也需使用三/單腳架,大家可以視乎自已的需要而定。
  5. 盡量避免使用閃光燈
    閃光燈可能會傷害動物的眼睛,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閃光燈,或使用時留意並不會直射眼睛(如於動物背後作離機閃燈),記得要愛護動物啊!


 「石珊瑚」


留意現場環境,把動物的特色包括在相片內,看起來相當不錯。

個別動物拍攝技巧

由於不同動物有不同大小,身處環境不同,我們拍攝也要作出應變。
  • 水族館的魚類
    現場環境通常非常暗,必要時可以使用大光圈和高iso,能提高拍攝的成功率。
  • 快速移動的動物
    包括鳥類、魚類和哺乳類,跑得快的就是了。除了使用追焦模式協助對焦外,記得快門不能太慢,最好有1/200秒或更快。當然小光圈也能擴闊清晰的區域,但有機會令快門變慢,拍攝時需取捨(例如在大白天也用上稍高的ISO來提升快門速度)。當然,耐心等待牠們靜下來才拍攝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  • 超微小動物
    例如蜜蜂、蝴蝶等。這些必須使用腳架拍攝,原因並不是全因為快門速度,就算快門符合安全快門,但也有機會因拍攝者自己輕微的前後移動而令對焦出錯,照片拍出來便會超出景深範圍,令相片不清晰。
  • 留意玻璃反光
    在動物園裡,很多動物被玻璃隔開了。我們要留意玻璃反光有否影響,用上CPL濾光鏡或改變拍攝的角度也能減輕反光。
其實,除了使用器材上的技巧,我們要有的更是耐性。除拍攝外,我們也可以用眼睛欣賞動物的美態,要愛護牠們,因為牠們也是地球的一份子啊!